无锡马拉松的终点拱门前,李大林以2小时12分44秒(枪)冲线。当场比赛是全国锦标赛,也是各支专业队针对性准备的大赛,名次不算靠前的他并未受到更多关注。
不过对于李大林个人而言,2:12:44的成绩跑进了国家体育总局新版技术等级标准的马拉松国际健将线,这对于这位青少年时期从未有过专业体育背景的00后来说显然是一项不小的成就。
美术生、大众业余出身、跑马不到三年sub 215,就在这场比赛之前,跑圈内就已流传着“李大林”的名字。无锡的战况先按下不表,「98跑」联系到了这位“中国最强美术生”,试图揭开他的健将之路。
2002年出生的李大林来自黑龙江双鸭山市,2020年以艺考生的身份考入烟台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习室内设计,“最强美术生”的标签也因此而来。
“大一下学期我感觉大学生活有点无聊,就在操场上跑步。一次学校的1000米体测我跑了3分07秒,被学校体育老师注意到,建议我跟着他练。后来慢慢接触5000米、10000米。”李大林谈及接触跑步的伊始。
李大林直言高中时期“不知道自己能跑这么快”,大学第一次1000米体测的成绩远超自己的预期。如果知道自己具备一定的长跑天赋,或许可以以体考生的身份考学,而不是艺考。
“我上高中时候甚至都不知道有长跑这个东西,同学如果体考也是以练习短跑为主。回过头看,我也许是可以通过体育去读大学的。”
大学生涯里,他基本保持着每天一练的节奏,跟随烟台大学的刘庆晓教练进行系统训练。
“相当于就跟上课一样,课余时间每天都要跑一跑。跟着学校体育专业的同学,一开始跟不上他们,他们跑一圈,我才能跟半圈。后来就能慢慢跟上他们了。”
时间来到2021年山东省第十六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李大林在5000米和10000米中取得甲组两项冠军。当时他5000米可以跑到15分56秒,打破了该组别的学校纪录。
2020到2022的三年间正好处于赛事淡漠期,尽管全国没有太多比赛可跑,但中国马拉松的市场化发展已有土壤,也有诸多成功案例。只是当时仍是学生身份的李大林还没有想过要靠跑步获得经济回报,以及考虑以此为生的可能。
第一次接触路跑来到大二下学期,一场半马测试赛中他跑出1小时15分,阶段性地打消他成为职业选手的想法。
“我当时觉得比我厉害的人太多,山东当时有中阳俱乐部,王佩林他们半马能跑到66分。对于我当时是不可想象的,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能靠跑步‘吃饭’这种概念。”
李大林详细记录了他每一场比赛,算上刚刚结束的石家庄和无锡,他至今跑了11场全马。除了两次厦门马拉松发挥都不佳以外,几乎每一场都在PB。
“第一场全马在山东海阳,当时教练说有进230的实力,差1分钟没进去,感觉很累。过了30公里双腿很疼,感觉迈都迈不动了。那是我体感最差的一场比赛,其余都感觉发挥挺好。而且比赛都能比训练水平高一些。”李大林说。
由于一方面在高校环境并不是全职训练,一方面年龄尚小,李大林真正迎来全马的成绩跃升是2024年9月的衡水湖马拉松,跑出2小时19分30秒首次跑到国家健将标准。
彼时他在社交平台写下:“国家健将运动员,我终于实现了,普通人谁说不行!!!219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回顾起那个周期的训练,他认为到云南高原的训练有着很大帮助。2024年夏天大学毕业后,李大林与女友李晓霞到昆明定居开启职业训练的模式,李大林称其为“教练”。
“我们大学是一个训练队伍的,她现在没有练了。她是我的教练,也是我的管家、经纪人、保障团队。选择昆明作为高原训练地,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因为她是昆明人。”
相比于很多职业选手会把高原训练地选择在呈贡、丽江、玉溪、曲靖等地,李大林在昆明市区的选择是一个“异类”。这也造成他重点课没有水平相近的队友,只能一个人跑。过去两个冬训周期,他的月跑量都能稳定在900公里左右。
由于好奇一位自主训练的跑者如何练就这么高水平,同时给更多大众跑者一些参考借鉴,我们详细询问了李大林一周的训练安排。
“周二跑山,20公里爬升600米多,在昆明的呼马山;周四跑强度,30个400米或是8个2000米,不同周期会有不同,在拓东体育场;周末是长距离。三次重点课,其它时候就是一般慢跑,基本也是一天两练的情况。力量训练则是安排在周三下午。”
李大林表示自己执行下来在高原这一年多时间都比较顺利,也没有伤病产生。只是感觉量的积累很足,但强度还是欠缺。这有缺乏队友的原因,也有在高原绝对速度上不去的原因。
219、216、214……一直到2024年年底,他的成绩都迎来突飞猛进式的提升。时间来到2024-2025年冬天结束后的大考,也是他一直追逐的国际健将梦。
无锡之前他先安排了一场仁寿半马,这条出成绩的赛道李大林跑出1小时03分45秒。这一之前绝对不敢想的成绩,如今的评价是“一点儿也不累。”
“从平时的训练水平来看,我对象预计我是无锡马拉松完赛应该在2小时11分到12分之间,后程天气太热还是有一定影响。出发后以3分05秒的配速跟在国内第三集团,10公里后感觉有点慢了,我加速追上第二集团,当时人非常多,得有十几个人一起跑。35公里后,苏飞、岑万江、高鹏我们四个人一起跑,其他人都掉了,这就这么到了终点。”李大林复盘说。
对于“最强美术生”的标签,李大林表示这是大家的赞誉和祝福,自己希望成绩能不断突破,210大关也是近年来敢于去想的事。
而当下的大众爱好者喜欢用“注册、非注册”或是青少年时期是否练过体育来区分不同跑者,以此给选手们贴上不同标签,李大林对此的心态则是“用成绩说话”。
“我认为赛场上根本就没有业余、职业、专业一说,上了赛场大家都是人,你不可能因为人家是专业运动员就要让着你、带带你,这是不可能的。同一个起跑线出去,最终还是成绩说话嘛。”
如今,李大林和女友李晓霞仍在昆明过着全职训练的“二人行”生活,他对自己的规划是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靠签约赞助和比赛奖金获取收入,但不会让自己压力太大。
“我还是会专注训练,提高成绩经济回报自然会有的。其实直到毕业前我都没有想过要靠体育赚钱。说实话跑大比赛去冲击成绩很难有奖金,刷小比赛反而可以挣点钱,但这个暂时不是我的模式,能够维持现在的正常生活就好了。家里人是比较支持我把跑步当做事业的,只要是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就行。”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中国俗语指文艺作品难以绝对分高下,而武术比试可明确决胜负。这一观念与李大林的个人经历以及内心理解高度一致,也是驱使他渴望不断进步的动力。
“我觉得其它事情我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说美术我再怎么努力可能也做不到第一,你不管画得多好,所有人看到的东西、欣赏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你没办法做到在同一个标准下很厉害。体育就很简单,只要你肯努力的话,你的成绩会说明一切。同一场比赛里,谁快谁慢,谁是第一有客观标准。”
正如李大林所言,一切标签只是赞誉和祝福。踏上起点,不会因为任何标签有任何不同,毕竟42.195公里的赛道,还是以时间和距离为刻度的竞技世界。这是体育残酷也是美妙之处,同一个标尺下,用成绩说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咋老成这样了?34岁吴倩素颜衰老秃顶明显,与李佳航对戏超认线国表态,特朗普遏华狠招落地,比关税更猛,美政客:中国有王牌
原广西移动总经理吴唯宁已放出 送集团副总鲁向东红木家具 把两人都牵扯进去了!当年还把其妻子害苦了
vivo X Fold5 折叠屏手机备件价格公布:内屏首次维修 2770 元起
澎湃OS系统发力:安卓16尝鲜已开启,且同步推进HyperOS 2.2更新
荣耀 MagicOS 六月体验更新:YOYO 焕新改版,支持添加宝马车钥匙
vivo X300与OPPO Find X9:影像均被确认,配置规格也悬念不大了